
區位優勢突出,原陽集聚區已經成為全省炙手可熱的投資寶地

裝配式建筑集群

食品加工產業集群
李保平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原陽縣產業集聚區又掀起了抓項目、趕工期的熱潮,集聚區項目工地上高架林立,十多個項目正在快速推進。
省重點項目,河南設研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號、2號廠房主體已完成,綜合辦公樓已完成兩層主體;市重點項目大湯師正在建設主體,四家單體項目正在建設圍擋;潔普智能環保開始建設基礎;帕卡電子4號廠房三層已完成;現代建構二期廠房已建設8000平方米……據了解,2021年度原陽縣產業集聚區省、市重點項目共12個,目前,都進入緊張施工階段。
原陽縣委、縣政府每周召開重點項目周例會,縣委書記劉兵說:“一個地方的發展,靠的就是發展企業、壯大企業。各有關部門要堅持‘項目為王’理念,樹立早辦、快辦、辦好意識,幫助解決好項目建設中遇到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確保項目建設工作有序推進?!?/p>
四大產業蓬勃發展
綠色食品產業集群(規上企業31家)。今年上半年,完成工業總產值49.74億元,同比增長54.19%,完成主營業務收入52.72億元,同比增長67.5%,占園區規模以上營收的51.23%。稅收完成1.44億元,占集聚區54.57%。
該集群的載體河南餐飲中央廚房產業園由河南省商務廳支持,河南省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指導,河南國基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開發,屬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園區總占地面積2115畝,一、二期總投資約55億元,是國內最大的餐飲食材加工中央廚房產業園。目前已有39家企業進駐,包括須水鄧記、巴奴毛肚火鍋、魏家涼皮、姐弟倆土豆粉等知名企業,全部建成后將是一個集種植養殖、食品加工、商貿服務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是目前國內主題最明確、規模最龐大的中央廚房產業園。
智能家居產業集群(規上企業28家)。今年上半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1.95億元,同比增長19.51%,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1.84億元,同比增長20.25%,占園區規模以上營收的11.51%。稅收完成0.2億元,占集聚區7.4%。
該集群匯集了大信、大自然、華森等多個知名品牌的家居制造企業,不斷擴大原陽品牌的影響力,打造了以家居產業園為主體,融合智能化生產、全屋定制、工業互聯網等核心技術的智能家居制造平臺,同時,大力推進全省唯一的國家級家具檢測中心和研發中心項目建設,形成了科學合理的智能家居產業格局。
裝配式建筑產業集群(規上企業17家)。完成工業總產值10.98億元,同比增長22.69%,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5.79億元,同比增長31%,占園區規模以上營收的15.34%。稅收完成0.23億元,占集聚區8.84%。
正在建設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園規劃面積4.16平方公里,目前新蒲遠大、建鼎鋼構、鄭通鋼構、三五綠色建筑、河南現代建構、藍科型材、耀鼎建材、長興鴻豐精工科技、朗海新材料等15家企業已相繼入駐園區。最終旨在打造集“研”“學”“產”“銷”“運”“服”于一體的綠色、智能化裝配式建筑產業示范園區,發展成為河南省裝配式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基地。
汽車零部件及裝備制造集群(規上企業33家)。完成工業總產值16.65億元,同比增長7.9%,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5.56億元,同比增長2.55%,占園區規模以上營收的15.12%。稅收完成0.15億元,占集聚區5.5%。
信息化改造成為亮點
優良的投資環境、良好的投資政策使原陽吸引了大量餐飲、食品、智能家居等信息化需求旺盛的企業,同時也帶動原陽成為信息化改造的高地。
2020年由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和相關部門聯合牽頭,整合河南保稅集團、河南豫滿全球跨境貿易有限公司、河南科技服務平臺公司,在原陽組建“企業雙創綜合服務平臺”,成為科技孵化、總部經濟、國際貿易物流、營商、招商等項目落地服務的主體,有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通過加快信息技術、高檔機器人應用提升制造和創新能力,圍繞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發展,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大信家居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將顧客個性化需求模塊化,通過自主研發的設計軟件、ERP系統以及獨立的云計算中心,實現從創意設計到生產制造再到倉儲物流的全程信息化。通過全流程的智能化,平均用材率從76%提高到94%,交貨周期從行業平均水平的30—45天縮短到4天。目前不僅建成了國內領先的大規模個性化全屋家居定制智能制造生產基地,還躋身工業旅游4A景區,入選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
中央廚房堅持全產業鏈發展,通過平臺大數據整合分析各終端客戶需求,建立種植、加工生產、餐飲經營的全程食品管控體系,實現從農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將包括中央廚房產業園、蓮菜網、井田農業在內的項目集群,通過集約化、標準化生產模式,訂單向上倒逼種植養殖基地的生產作業,實現提質增效發展,解決了現階段餐飲行業“多、小、散、低”問題,創造了“現代農業+中央廚房+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的原陽模式,形成了三產融合發展新格局,已作為食品安全生產示范典型的河南經驗向全國推廣。
未來,原陽縣產業集聚區將深入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凝心聚力、真抓實干,推進集聚區“二次創業”,努力打造環境更優、效率更高、活力更足的營商環境,扎扎實實推進轉型發展,使原陽大地更加出彩。
優勢凸顯?原陽崛起指日可待
宰相之鄉、詩詞之鄉,人文厚重的原陽像磁鐵一樣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客商,四通八達、方便快捷的交通,使原陽成為鄭州后花園、新鄉南大門。
在大廚房產業園董事長胡建強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企業負責人干脆把家也安在了原陽,慢節奏的生活,便利的交通,良好的生態,成為大家追求的理想工作、生活之地。
這里是以鄭東新區為核心的半小時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鄭新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支點。107國道、京港澳高速縱貫南北,焦新高速、327國道橫跨東西,蘭原高速、鄭濟高鐵2021年建成通車,安羅高速、鄭新快速路即將開工建設,形成了鐵路、公路高效銜接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與省會鄭州一河之隔、六橋相連,驅車前往鄭州約30分鐘,到新鄉市約20分鐘,距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約40分鐘。
此外,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實施,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和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鄭州航空港區和河南自貿試驗區的發展,加快了河南,特別是鄭州及周邊縣市融入國際市場的步伐,為承接鄭州及周邊地區產業轉移,接受鄭州發展輻射創造了條件,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新鄉市“三區一帶”和鄭新融合等發展規劃的實施,為原陽借勢借力發展帶來了重大戰略機遇。
隨著原陽投資價值的凸顯,集聚區乘勢而為,推出了體制機制改革、綠色園區建設、智能化建設、擴容升級、“百園增效”等五大戰略,同時發起“三年行動計劃”,緊緊抓住重大戰略機遇、重大政策機遇,著力提高產業集聚區的質量、總量,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原陽縣產業集聚區常務副主任楊冬軍說:“集聚區加強選才引智,擴大招商引資,力爭在‘十四五’末,打造二百億級食品產業集群,培育一個百億級新興產業集群,一個產值50億元、兩個產值30億元、三個產值10億元、四個產值5億元、五十個產值1億元以上企業?!?/p>
開發區名片
我省集聚區建設的杰出代表——原陽縣產業集聚區,納入國家發改委備案,鑒于良好的發展態勢,規劃面積由14.7平方公里擴大到23.61平方公里,形成“一區兩園”模式。
目前園區形成了包括綠色食品、汽車零部件兩大主導產業及智能家居、裝配式建筑兩大特色產業的四大產業發展板塊。截至2020年年底,園區已入駐企業236家,常住人口10.58萬人。累計完成總產值147.56億元,同比增長24.32%,完成稅收2.77億元,同比增長23.66%。實現營收億元以上企業33家,實現畝均稅收5萬元企業23家。已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招商引資的主平臺,產城融合的主紐帶,吸納就業的主渠道。
先后榮獲“河南省投資者最滿意的集聚區”“河南省開放招商突出貢獻集聚區”等稱號。